林静(右)和叶昌源(左)
电视剧《狂飙》在今年的热播让江门再度成为影视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天然摄影棚”,江门丰富的景观吸引众多影视作品前来取景,仅10月以来就有20部影视剧在江门各地开拍。同时,江门也积极策划、创作、拍摄本土电影。11月27日,天艺影视制作基地在江门“狂飙”打卡点启明里落成,计划推出本土电影《四个江门人创业故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于涛、黄文生
推出本土电影《四个江门人创业故事》
据了解,天艺影视制作基地是集影视、娱乐、设计、制作等为一体的影视基地。该公司董事长林静和创作总监叶昌源都是来自香港的资深电影制作人。林静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将推出江门本土电影《四个江门人创业故事》,讲述江门人创业故事。
对于为何选择在江门成立影视制作公司。林静女士表示,“江门的影视资源很丰富,但本地的影视制作水平,与香港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就萌生了要在这里建设影视基地的想法,我们看中的就是江门的潜力。”
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该公司创作总监叶昌源告诉记者,从2018年开始到启明里影视创作基地建立,前后5年,他们先后三次在江门创业,2020年他们与江门电视台合作拍摄了新年贺岁片,得到了当地政府与观众认可,叶总监说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2020年的春节晚会,江门电视台与我们合作拍了几条新年的宣传片,我们用了一些新拍摄手法,一出来就很火,这坚定了我们拓展影视创作基地的决心与信心。”
江门:“天然摄影棚”
叶昌源介绍,作为中国侨都,江门保留着众多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碉楼、骑楼街、墟镇,适合年代剧取景。这里的青山绿水、优美海岸线,也是影视作品取景的优质资源。宋元崖门海战等历史事件,陈献章、梁启超等历史名人,周文雍、陈铁军等革命先烈以及本地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更是影视创作的灵感“源泉”。由此,江门在影视圈内有了“天然摄影棚”的美称。
他们在江门成立影视制作公司、还走进高校开设影视培训课程。在江门本地政策的鼓励下,不少影视业者今年在江门“大展拳脚”,江门本地影视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由“天然摄影棚”向“影视梦工场”转变,这意味着江门不仅要做“取景地”,还要成为影视作品的“创作高地”。
未来:拍摄电视剧讲述启明里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林静和叶昌源的团队目前还在筹划拍一个系列电视剧,讲述的是当下发生在启明里的故事。
“筹拍的电视剧要讲述启明里的故事,脚本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类似广东本土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用影视的方式去把启明里的网红打卡地串起来,创作出老百姓喜欢的影视作品。”林静说。用镜头讲述侨乡故事、描述侨乡之美——这是林静、叶昌源等影视从业者的心愿。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江门市委、市政府重视影视产业发展,2022年,江门市把发挥文旅资源特色,推动成为珠三角重要的影视作品取景拍摄地,制定影视发展扶持措施等任务列入了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各级各部门对于影视剧组的取景拍摄也给予大力支持。今年江门市委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江门市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意见》,涵盖“做好影视拍摄管理服务”“做实影视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做强影视资源产品宣传推介”等八方面23条政策,多措并举促进江门市影视产业繁荣发展,努力让江门由“天然摄影棚”向“影视梦工场”转变。
02-17
《侨乡爱情故事》开机仪式盛大举行
1月24日,大型粤语情景喜剧《侨乡爱情故事》开机仪式在侨都江门赤坎古镇新建管区举行。江门市侨联副主席、江门侨青会理事长杨学东,卡塔尔华侨华人协会会长、《侨乡爱情故事》剧组江门联络处主任李建明,巴西江门五邑青年联合总会会长陈文添,巴西江门五邑青年联合总会常务会长伍超勇,刚果金中华总商会会长张琪伉俪,大湾区
02-07
“影”照侨都,银幕传奇!江门打造大湾区“影视梦工场”
2023年11月3日《羊城晚报》A5版推出专题报道聚焦江门打造大湾区的“影视梦工场”以下为全文↓↓↓电视剧《狂飙》在今年初热播让江门再度成为影视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天然摄影棚”江门丰富的景观吸引众多影视作品前来取景仅10月以来就有20部影视剧在江门各地开拍。同时,江门也积极策划、创作、拍摄本土电影。近日,江门首部原
12-09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創業成本是香港的1/10 江門成港式服務業北上新陣地
5日上午,「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採訪團一行來到江門,分別走訪了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長堤歷史文化街區。(盧靜怡攝)(大公文匯網 記者 盧靜怡、凱雷 廣州報道)5日上午,「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採訪團一行來到江門,分別走訪了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長堤歷史文化街區,感受江門濃
12-09
江門不少舊建築活化後引進文創商店等 有港人看中當地低廉成本選擇回鄉創業
廣東省江門市有「世界僑都」之稱,保留了不少舊建築,加上低廉成本,吸引港人回鄉發展。江門蓬江區的三十三墟街,兩年前因內地熱播劇集《狂飆》在這裡取景,成為網紅打卡點。這一帶街道有600年歷史,逾千幢清末民初年代,僑胞出國丟空的舊建築,近年經過翻新活化,引進咖啡室、文創商店等,成為歷史文化街區「啟